COP29攻略!環境部戰情中心啟動,關注8大議題

面對即將於11月11日登場的COP29,台灣環境部積極因應,於10月10日宣布設立「COP29戰情中心」,持續掌握國際氣候行動的最新動態,並關注8項重點議題,包括元首談話、各國新承諾進度、新倡議、每日主題進展與重要會議、巴黎協定公約進展、NGO倡議、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與重要組織活動成果等。環境部也將在COP29期間舉辦6場線上主題講座,提供最新的資訊與解析。

然而,近期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也讓環境部部長彭啓明表達了擔憂。彭啓明表示:「我心情非常複雜。從民間時期起,我已連續參加11次COP會議,當時以民間和NGO身份,積極參與談判、倡議和協商。」他指出,8年前川普當選時,他正參加摩洛哥的氣候會議,川普的決策引發全球恐慌。「作為環境部長,台灣需要更謹慎觀察美國與國際脈動,來維護淨零目標與產業發展。」

彭啓明認為,川普再次當選,可能對美國環境政策產生不利影響,例如重新放寬石油開採政策,鬆綁鑽探限制。他指出,台灣許多產業因美國氣候變遷策略而順利打入市場,未來更需要維護台灣產業發展權益。「台灣可以從COP29的討論氛圍中找到適切的發展路徑。」

環境部表示,已將最新的國家排放清冊、淨零進展提供給相關NGO組織。儘管台灣並非聯合國會員國,官員無法正式出席COP,但環境部持續關注國際氣候議題,並積極參與相關討論。值得注意的是,COP29的主辦國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存在長期衝突,且其親中的政治立場導致部分國家未受邀出席,歐盟執委會主席及法、美、日、中等主要經濟體領袖也未親自參加COP29。

近年來,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CPI)也引發討論。環境部官員蔡玲儀表示:「此組織評比方法與計算方式,確實無法充分反映各國的實際減碳情況。」顯見環境部對於CCPI指標的改善空間有所關注。

在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下,台灣的淨零目標與產業發展面臨巨大壓力。環境部將持續關注COP29的議程,並積極尋求與國際合作的機會,以維護台灣的利益,並為全球氣候行動做出貢獻。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