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陽工研院聯手突破!氫燃料電池機車上路測試成功,綠能交通新里程碑

今(18)日,三陽工業(2206)宣佈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的氫燃料電池機車已成功完成第一階段上路測試,這項突破性的成果為台灣綠能交通發展寫下嶄新的一頁。測試於工研院內部道路進行,象徵著台灣在氫能機車技術領域邁向重要里程碑。

這項合作計畫旨在回應政府積極推動的2050淨零排放目標,以及2040年新售汽機車100%全面電動化的政策。三陽工業表示,機車體積小,能源儲存空間有限,一直是提升續航力與降低碳排放的重大技術挑戰。此次與工研院的合作,成功克服了這個難題。

工研院扮演著關鍵角色,透過其研發的高自由度多軸機械手臂及自動化纏繞製程系統,生產出可置放於機車內部、設計壓力高達500 bar的儲氫瓶。這項創新技術,讓機車得以搭載足夠的氫燃料,實現更長的續航里程。

測試結果顯示,使用125克的氫氣,透過市面上既有尚未配合機車優化的氫燃料電池,估計可行駛里程約100公里。更令人振奮的是,其單位碳排放量約為7g CO2/Km,遠低於燃油機車(約50g CO2/Km),並低於市售交換式鋰電池電動機車(約19.7g CO2/Km)。即使使用環保但售價較高的綠氫估算,行駛每公里價格也低於0.2元。

  • 關鍵突破: 成功完成氫燃料電池機車第一階段上路測試。
  • 合作夥伴: 三陽工業與工研院攜手合作,展現產學研合作的成功典範。
  • 環保效益: 單位碳排放量顯著降低,有助於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 經濟效益: 行駛成本低廉,具有市場競爭力。
  • 技術創新: 工研院開發的高壓儲氫瓶技術,是實現長續航力的關鍵。

三陽工業強調,在有限空間內獲得最大能源儲存量並達到最大續航力,一直是技術上亟待解決的目標。這次的成功,為台灣機車產業的永續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也為全球綠能交通技術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是近年來台灣積極發展綠能科技的具體展現,也展現了政府政策的積極推動與產業界的積極投入,為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帶來新的希望。這項最新的研究進展,勢必將引發業界高度關注,並持續推動綠能機車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此報導為即時新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