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於近期參與完COP29氣候峰會,並於11月15日舉辦「COP29提升氣候行動的決心」論壇,展現積極參與國際氣候行動的決心。此次峰會成果豐碩,為台灣在全球氣候治理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奠定了基礎。這場論壇,由環境部長彭啓明親自主持,邀請了金管會副主委邱淑貞、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台灣氣候聯盟理事長彭双浪以及許多國內外氣候領域專家和台灣ESG相關從業人員參與,共同探討台灣在氣候行動上的策略。
COP29通過全球碳市場機制草案,這與台灣現行的碳費制度相呼應,顯示台灣在國際氣候治理上的努力獲得肯定。環境部長彭啓明在論壇上宣布,政府將於明年1月,由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召開會議,提高國家自定貢獻(NDC)減碳目標,目前原定目標為24±1%。 政府將從六大部門著手強化碳減量,包括深度節能、脫碳氫燃、地熱與小水力等新興能源開發、氫氨能源供應鏈建置、科技儲能及碳捕獲技術,展現積極減碳的決心。
論壇上也分享了台灣ESG產業蓬勃發展的數據,顯示相關從業人員數量已從2017年的1,100多人成長至3,600人,漲幅達222%。此外,台灣綠色工作機會也從5,000人擴增至2萬人,成長超過3倍,展現台灣積極投入綠色產業的成果。
- 值得關注的亮點:友達光電集團在水資源管理上的成就,其平均水回收率已提升至95%,展現台灣企業在循環經濟上的努力。
- 國際合作:台灣氣候聯盟理事長彭双浪表示,將積極參與2025年在巴西舉行的COP30,並擴大與國際組織的合作,分享台灣在綠色科技和循環經濟方面的經驗。
彭啓明部長強調:「這不是我們自己做減碳就覺得很棒,而是要尋求和國際的連接。」他並指出,ESG產業薪資水準普遍高於勞工平均工資,也進一步說明台灣在綠色產業發展上的努力和成果。彭双浪理事長則表示:「讓危機變轉機,然後變成商機。」、「一個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但大家一起走才能走得更長遠。」,點出台灣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此次COP29的參與,以及政府積極提升NDC減碳目標的規劃,顯示台灣在應對氣候變遷、促進永續發展的決心。 這不僅是台灣自身的環境責任,更體現台灣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為全球永續發展貢獻力量的決心。 這項積極的作為,也將有助於提升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並促進綠色產業的發展,為台灣的永續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此報導為即時新聞,內容反映目前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