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呼籲國際認可其碳中和成就:犧牲換來的綠色勝利

不丹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9次締約方大會(COP29)上,發出響亮的聲音,呼籲國際社會正視其碳中和的成就。 這是2024年11月12日發生的最新消息,具有極高的時效性。

不丹總理托杰(Tshering Tobgay)在COP29期間接受法新社專訪時表示,不丹的碳排放量僅佔全球的0.00%(數據來源:世界資源研究所),這項成就並非偶然,而是經過數十年來的犧牲換來的。他強調:「我們最大的要求,就是獲得認可。

為了維持碳中和的狀態,不丹放棄了許多發展機會,例如砍伐森林和開採土地等,這使得不丹在經濟發展方面面臨挑戰。托杰總理坦言:「若不承認這個非常重要的事實,這個源於數十年犧牲的事實…任何一個國家為什麼要認真達成碳中和?」 他進一步指出:「我們不是自動變成碳中和與負碳排…過去這需要做出犧牲,現在也仍然需要…我們該砍伐森林嗎?我們該開採土地嗎?

不丹的努力並非孤軍奮戰。與巴拿馬、馬達加斯加和蘇利南等其他碳排放量低的國家攜手合作,在COP29上共同發聲,尋求國際社會的關注與支持。他們希望藉此鼓勵其他國家積極追求淨零排放目標,並更積極地應對氣候變化。

然而,不丹的碳中和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長期以來,不丹實施「國民幸福指數」政策,將國民福祉置於經濟成長之上。然而,這也帶來了一些挑戰,例如年輕人為了尋求更好的就業機會而選擇出國。不丹的經濟主要依靠水力發電和農業,這些產業都受到氣候變遷的嚴重威脅。

COP29會談期間,關於為開發中國家提供更多氣候資金的議題爭論激烈。部分國家甚至要求將每年1000億美元的氣候資金增加十倍。托杰總理對此表示,他贊成「雄心勃勃但務實」的做法,並指出:「你可以高談數兆美元,但到頭來只是空談,結果就是我們本來可獲得的數十億美元變成一場空…所以我們要務實一點。

不丹的案例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深思。如何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如何在追求淨零排放的同時兼顧國家發展和人民福祉,這些都是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 不丹的經驗,值得所有國家參考與借鑑。

  • 不丹在COP29上呼籲國際社會承認其碳中和成就。
  • 不丹強調實現碳中和需要付出巨大犧牲。
  • 不丹敦促其他國家積極追求淨零排放目標。
  • COP29會談中,關於氣候資金的爭議持續發酵。
  • 不丹的「國民幸福指數」政策面臨年輕人外流的挑戰。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