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搶地也搶綠電」!綠電交易市場熱潮,售電業績倍數成長

台灣科技產業蓬勃發展,帶動電力需求持續攀升,也凸顯了綠電供應不足的困境。不僅科技業者面臨土地取得的困難,更需爭奪稀缺的綠電資源,形成一場「搶地也搶綠電」的競爭局面。

根據經濟部能源署的資料,台灣每年電力需求約成長 3%,而科技大廠持續擴產,對綠電的需求更是水漲船高。許多科技大廠直言,搶購綠電憑證已成為常態,太陽能和風電建置進度年年落後,現在不僅要搶地,更要搶綠電。

為了解決綠電供應不足的問題,政府放寬綠電交易限制,增加綠電供給。根據統計,綠電交易憑證累計已成交 486.97 萬張,今年 8 月底綠電交易憑證買家數更達 353 家,顯示綠電交易市場蓬勃發展。

綠電售電業者也感受到了市場熱潮。泓德能源旗下「星星電力」累計前八月綠電轉供總合約度數約 155 億度,轉供據點超過 1,800 個,憑證張數超過 4.5 萬張。雲豹能源旗下天能綠電累計上半年已售逾 6.2 萬張太陽光電憑證,市占率達 26.97%,累計綠電轉供簽約量將突破 150 億度。綠電售電業者直言,製造業、金融業都積極洽詢綠電採購,今年售電業績倍數成長。

儘管政府放寬綠電交易限制,但綠電價格仍然偏高,每度約 5.5-6 元,遠高於傳統電力價格。此外,綠電供需失衡的狀況仍然存在,未來綠電市場的發展值得關注。

台灣科技業需要更多電力,但綠電供應不足導致價格高漲,科技業者面臨的挑戰顯而易見。政府需要持續推動再生能源發展,增加綠電供給,才能滿足科技產業的發展需求,同時也讓台灣邁向更永續的未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