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近60年,在台灣泵浦製造業佔據龍頭地位的大井泵浦,歷經二代接班後,展現令人驚豔的轉型成功案例。從傳統泵浦製造商,成功切入AI伺服器散熱系統關鍵零組件供應鏈,不僅營收獲利創下歷史新高,更將於12月18日以每股51元價格正式上櫃,這場逆風飛翔的成功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這場成功轉型的關鍵人物,是大井泵浦的創辦人黃秀雄先生及其二代接班團隊:董事長黃景豐、總經理黃錦雲、技術長沈建華以及國際業務副總黃景成。他們在2020年接下家族企業後,便積極推動一系列改革,讓這家老牌企業煥發青春。
二代接班,打破傳統,啟動創新
接班初期,二代團隊首先打破過去一人決策的模式,成立策略委員會,讓業務、財務等部門共同參與決策。這項改變,大幅提升了決策效率,並讓公司營運更為穩健。
- 調整供應鏈:優化採購流程,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 導入智慧化設備:提升生產效率及產品品質,縮短交期。
- 導入模擬軟體:精進產品設計,減少試錯成本。
這些措施直接反應在數據上:庫存成本降低了5%,毛利率更從2成提升至3成,營收也從2019年的10億元,大幅成長至2024年前11個月的14.6億元。更令人驚喜的是,2024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更達到2.66元,創下歷史新高!
積極研發,搶佔AI伺服器散熱市場先機
除了內部改革,大井泵浦也積極投入研發創新,並獲得豐碩成果。目前已擁有119項專利,更建立了台灣唯一獲得TAF和TÜV認證的雙動力實驗室,為其產品品質建立堅實的技術壁壘。
「當時台達電只給了一張『寫滿規格的紙』。」技術長沈建華回憶起與台達電合作的過程,道出研發團隊克服重重挑戰的艱辛。憑藉著強大的研發實力,大井泵浦成功開發出適用於AI伺服器散熱系統的高效能水泵,獲得台達電等電子大廠青睞,進而成功切入AI伺服器散熱這個高成長的市場。
「接班後最大不同,是改打團體戰!」大井二代接班人如此說道,充分體現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而「父親不斷灌輸我們這一代,泵浦須一直創新。」董事長黃景豐補充說明了家族企業延續創新精神的決心。
儘管目前電子業訂單只佔大井營收約1%,但公司預期明年將有顯著貢獻,並設定3年內電子業訂單占比達1成的目標。更積極研發降噪、無毒功能,提升產品附加價值,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與其他企業的合作與展望
值得一提的是,泉興電機董事長黃明朗也分享了與大井泵浦合作的經驗:「傳統家用泵浦耗電、聲音又大,但大井主動升級成離心式,不僅小聲又省電,近10年還往變頻走,『走得快讓各行各業都願意與大井嘗試合作』。」這也側面印證了大井泵浦在產業內的良好口碑及技術實力。
大井泵浦的成功轉型,不只是單純的營收提升,更是台灣傳統產業積極創新,成功轉型升級的典範。隨著AI產業持續蓬勃發展,大井泵浦未來在AI伺服器散熱市場的表現,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本文為即時新聞報導)